[★教法分享] 苏教版七下4.9.3 植物的繁殖 教学设计 +教学法指导

[复制链接]
查看13 | 回复0 | 昨天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飞 于 2025-7-22 17:17 编辑



以下是对《植物的繁殖(第一课时)》教案的教学方法分析报告,重点从设计理念、方法应用及优化建议三方面展开:


一、核心教学方法分析
1.情境导入法
设计:以蜜蜂传粉现象为切入点,结合“植物如何结出果实”的提问导入新课。  
优势:  
   联系生活实际(蜜蜂采蜜),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问题链(传粉→受精→果实形成)明确学习目标。  

2.跨学科融合教学
设计:  
   展示四季花卉图片(水仙、荷花、菊花、梅花),引用诗词描述其花期;  
   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温度、光照)。  
优势:  
   融合文学(诗词鉴赏)与地理知识(白昼变化),培养综合思维;  
   通过科学解释自然现象(花期差异),强化理性认知。  

3.探究式学习
活动设计:  
  观察解剖实验:分组解剖百合花,识别花的结构;  
  问题驱动:  
     “每一朵花都有完整结构吗?” → 引出单性花/两性花;  
     “花的哪些结构对繁殖最重要?” → 聚焦雄蕊与雌蕊功能;  
  多媒体辅助:动态演示子房发育为果实的过程。  
优势:  
   实践操作提升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  
   关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如子房→果实)。  

4.合作学习与讨论
设计:  
   小组讨论开花影响因素(温度 vs 光照争议);  
   合作填写花结构表格,互评完善认知。  
优势:  
   促进观点碰撞,深化理解(如光照对花期的调控);  
   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5.归纳总结与迁移应用
设计:  
   课堂小结梳理核心概念(花结构、传粉受精、果实形成);  
   当堂演练题目紧扣教学目标(如雌蕊组成、胚珠位置)。  
优势:  
   结构化知识网络,强化记忆;  
   习题检测即时反馈学习效果。  



二、教学亮点
1.诗词与科学的巧妙结合
    “接天莲叶”“凌寒独自开”等诗句具象化抽象概念(花期与环境关系),兼具美育与智育功能。  
2.实验与理论双轨并行
    解剖实物(百合花)+ 多媒体演示(子房发育),兼顾具身体验与抽象理解。  
3.情感目标自然渗透
    通过“植物繁衍不易”的总结,引导学生珍惜生命,呼应“爱护花果”的情感目标。  



三、优化建议
1.增强实验深度
   现状:解剖活动未明确操作步骤(如解剖顺序、记录要求)。  
   建议:  
      提供解剖任务单(例:按由外向内顺序分离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对比观察两性花(百合)与单性花(南瓜花),深化结构认知。  

2.突破难点策略细化
   现状:传粉受精过程仅通过多媒体演示,缺乏学生主动探究。  
   建议:  
      设计模拟活动(例:用磁贴模拟花粉与柱头结合);  
      添加显微观察胚珠切片环节,直观感受受精过程。  

3.深化跨学科联系
   现状:诗词引用稍显独立,未与核心知识强关联。  
   建议:  
      设问:“‘为有暗香来’中的‘香’如何吸引传粉者?” → 链接结构与功能(蜜腺、气味吸引昆虫)。  

4.情感目标具象化
   建议:  
      添加“保护野花传粉路径”的讨论案例,将“珍惜生命”转化为具体行动。  
四、总结
本课以“问题驱动+实验探究”为主线,融合文学与科学思维,有效达成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通过优化实验深度与难点突破策略,可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植物繁殖过程的系统理解,同时深化生命教育的渗透力。

² 教案设计核心理念:用自然之美引科学之问,以实践之手解生命之谜。

第三节   植物的繁殖
(第一课时)


课题

植物的繁殖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



知识与技能

1. 识别花的基本结构, 并说出花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2. 结合实际, 观察推测开花后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3. 说出植物果实的结构及其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 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 ;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讨论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培养学生爱护花草、珍惜果实、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1. 通过观察被子植物开花结果、探究扦插或嫁接的适宜条件这 类活动,能让学生主动探索植物繁殖的奥秘,激发好奇心,培 养勇于探索未知的科学精神。
2. 认识植物繁殖过程中种子萌发、幼苗成长等阶段,体会生命 的诞生与延续,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珍惜每一个生命阶段,对 生命产生敬畏之心。

教学难点
解剖并观察花和果实的结构; 了解传粉、受精及果实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蜜蜂采食花蜜时,毛茸茸的足和身体都会 沾上花粉,它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也 是在帮助绿色开花植物传粉。经过传粉, 植物可以结出果实,再通过果实里的种子 完成自身的繁殖。植物传粉后怎样形成种 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植物的繁殖第    一课时。





学生回答:开花,传 粉,受精,形成果  实。






通过提问, 使学生进入 新课学习状态。








二、探究新知
探究一、花的结构
【活动一】课件展示水仙(或桃花)、荷花、 菊花、梅花等开花图片
提出问题:这些花在哪个季节开放?
总结:水仙(或桃花)早春绽放;   毕竟西  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  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 待到秋来九  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  (野生梅花在我国西  南生长, 先花后叶, 每年 12月暗香涌动。 )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随即提出:不同的花为什  么要在不同的季节开放, 也就是说开花主  要受哪些非生物因素影响?
教师又提示学生:“  同学们体会到一年四  季白昼变化是相同的吗? 春天的白昼越    来越怎样?秋天的白昼越来越怎样?” 植物 的开花应与光照有关。
开花:花瓣由包被状态变为展开状态,
出雌蕊和雄蕊(花蕊)的过程。 讨论影响开花的因素?
各种植物的花虽然形态、大小、颜色等各 不相同, 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
同学们按分好的组观察、解剖百合花。 活动二、认识花的基本结构
1. 播放 ”  的多媒体片段 ,  师生一起 欣赏。
2. 检查学生预习的 花的结构   并填表。










引导学生背诵诗
, 稍做讨论后回   :水仙(或桃花)    春天开; 荷花夏天   ; 菊花秋天开,   花冬天开。学生可  能回答:温度。小组 同学之间展开讨
, 并出现了争议,  运用地理知识解    决。春天的白昼越 来越长, 秋天的白   昼越来越短。





学生:温度、光照









展示自己所填表

通过观察再联想生活
实际中见到的开花现
, 将感性认识上升到   理性认识; 激励学生科   学地分析思考, 认识花   瓣展开、花蕊成熟的客   观自然规律, 符合新课    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理念的要求。

创设意境, 搭建展示的 平台, 师生体验诗词的 意境美, 体会中华文学 深厚的文化底蕴。

需要学生各科知识的   综合能力的运用。七年 级的学生刚刚学习世   界地理知识, 对白昼问 题容易解决。

建立学生热爱家乡、爱 护花草的思想感情。








提问:
(1)你能说出花的不同结构的名称吗?    (2)同学们的认识是否准确, 还有哪些不 完善的地方呢?(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
3. 总结花的结构, 并提出:雄花、雌花和两 性花。
进一步思考:
(1)每一朵花都具备这些结构吗?
(2)对植物繁殖后代来说, 花的哪些结构 是最重要的?
3)子房由哪些结构组成?

格。




回答问题()








学生:(1)不一定
2)雄蕊和雌蕊
3)子房壁、胚珠
把学生零碎的感性认   识建成系统的理性认   识。加强学生的观察、 动手和总结能力。



创造问题情境, 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 生思维。

探究二、果实的结构
(1)大家的讨论是否准确呢, 我们继续探   究。想一想:花有了完整的结构就一定能 结出果实吗?从开花到结果还要经历什么 重要的过程?
(2)花有大有小, 有的夺目而艳丽, 有的暗
淡而无光, 不管怎样, 为了完成使命, 都要 进行传粉、受精, 这就是我们未来要学习 植物的有性生殖
(3)多媒体展示子房纵切放大图, 认识子   房的结构, 初步形成子房发育成果实的意 识。

产生质疑:有的花 就没有发育成果
, 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阅读课文, 学子房发育的过   , 了解果实的形 成过程与结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结合已有知识, 现知识的欠缺点, 查漏 补缺。目标引领, 主动 探究。





采用直观多媒体演示, 降低学生对抽象现象  的理解。

探究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花开花谢是自然的规律, 而植物将为我们  呈现另一番惊喜——奉上丰收的果实。传 粉、受精完成后, 子房到底是怎样发育成  果实的呢?
使用多媒体演示:①花落是哪些结构的凋
了解受精后花的变  :柱头、花柱、花 瓣会凋落, 子房发   育成果实、子房壁  发育成果皮、胚珠  发育成种子、珠被
主动参与教学, 在实践 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动观察, 总结并进行发 言。

发散学生的思维。






?@花落后变化最大的结构是什么?
讲解:从开花、传粉、受精到果实和种子 的形成, 被子植物要产生后代还真不容    易。
发育成种皮、受精 卵发育成胚。
了解子房发育的关 , 积极回答问
题。



三、课堂小结
截图202507221706021154.png







学生自主回顾本节 所学所得。







使本节课所学知识形 成知识网。

四、当堂演练
1. 雌蕊的组成是   (    B   )
A. 花药和花丝       B. 柱头、花柱和子房
C. 花柱和子房       D. 花药和花柱
2. 胚珠着生在花的哪一结构里   (    C   )
A. 雄蕊   B. 雌蕊   C. 子房   D. 花药
3. 花粉是在花的哪个结构里产生的   (    B   )
A. 柱头   B. 花药   C. 子房   D. 花柱
4. 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 花最主要的结构是 (   A   )
A. 雄蕊和雌蕊       B. 花柄    C. 花萼   D. 花托
5. 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是   (    A   )
A. 雄蕊和雌蕊       B. 雄蕊和花瓣       C. 雌蕊和花萼       D. 花瓣和花萼
【课堂反思】   本课是这一章的最后一节, 学生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 通过探究实验、 调查等活动, 亲身体验了绿色植物从萌发到生长的过程, 生动有趣。而本节课并没有安排 探究实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 理论知识较抽象,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老师必须想方设法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而且



精心设计问题,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一步步探究出结论, 从而解决问题, 获得 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银豆
133

3

话题

1

听众

133

银豆

先生

积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