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经验] 关于青春期的认知误区都有哪些?

[复制链接]
查看9 | 回复0 | 昨天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jpg


传统认知中将青春期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但青春期并不是一个天生的困难的时期。

自我的发展在两个时期特别迅速,一个是两岁左右的学步期,另一个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他的情绪控制能力较弱,但是情绪的发生频率要更,这个时期会产生较多的亲子冲突。其实冲突并不是突然出现的,青春期出现的亲子冲突和他以前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


20世纪80年代,纽约有一个纵向追踪研究。研究者让儿童的父母描述自己孩子的特点,他本意是想通过父母的描述,用一些精炼的词汇来区分个体差异。最终的分类却像是从养育难易的角度进行了划分,如容易型缓慢和困难型。被划分为困难型的这些孩子日常节律特别差,晚上该睡觉的时候不睡,该起床的时候不起,还有易激惹易哭闹、不易安抚等特点这个追踪研究发现这类困难型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更大概率出现社会适应问题


所以,不是所有孩子到了青春期都会出现“暴风骤雨”,绝大多数孩子顺利度过。可能是我们看到的一些新闻中关于青春期的极端案例或部分父母的个人体验,让我们有青春期普遍混乱的印象,这其实是认识的偏差,顺利度过青春期的孩子没有被报道、被渲染。人们容易记住那些极端的青春期冲突的案例,但有些冲突在其他发展阶段也会存在。


父母感受到自己的权威被挑战,不一定是青春期开始的,只是青春期更明显孩子的成长是动态发展的,但很多父母一如既往关注的只是孩子身体的发育和对他的日常照顾,忽视了青春期孩子已经开始了自主性的发展。父母的关注点和孩子的需求不匹配,就会让亲子互动中的矛盾更突出。


青春期发生冲突或者某些极端事件和亲子间早期建立的互动模式有关。有的家长忽略了之前和孩子交往的一些模式,而仅仅放大了青春期这一个阶段,所以就会导致人们认为青春期是一个混乱艰难的阶段其实这必然的,如果在早期能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亲子冲突和所谓的“叛逆”


还有一个误区是说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不好管教。但其实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比尚未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管教如果你了解孩子的发展,会发现青春期这个阶段,他的思维能力特别强,换句话说,他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发展起来,他们有能力理解、识别他人的意图,可以很好地进行人际沟通,不像孩童期,还不能够很好理解他人。所以,如果良好的沟通方式策略,就能很好地管教青春期孩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银豆
196

128

话题

1

听众

196

银豆

先生

积分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