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社区] 2025江西中考化学试卷分析解读

[复制链接]
查看43 | 回复0 |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江西学考化学试题分析及2026年学考备考策略




一、2025江西中考化学试卷整体分析
江西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已经结束,学考化学试卷命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结合2024版义务教育化学教材内容变化,引导依标教学。试卷主要有如下特点:
1.试题展现地方特色和我国的科技成就,彰显化学学科的价值。
2.考查内容全面,涉及的考点覆盖化学课程标准的全部主题内容。
3.试卷关注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全面考查学生的化学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与实践、科学态度与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4.试卷加强教考衔接,加强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学考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5.试卷整体题型稳定,难易适中,试题情境真实、新颖,结合生产和生活,充分体现化学学科的应用性。试卷难度约为0.65。



截图202508071147371536.jpg 截图202508071147522990.jpg 截图202508071147577086.jpg 截图202508071148037671.jpg 截图202508071148067160.jpg 截图202508071148098684.jpg 截图202508071148131242.jpg




二、2025江西中考化学试卷亮点评析01
精选试题情境素材,体现学科社会功能
(1)试题选取我国科学家的科研成果和科技成就第15题的“天和”驻空、“奋斗者”探海、“梦想”号入地等科技成就,第6题科学家屠呦呦研究青蒿素,第9题科研人员利用含氮气和二氧化碳的烟气高效合成尿素等,展现我国科学家在不同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在考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化学反应在材料研制、药物合成、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2)试题情境展现地方特色。如第1题介绍博物馆馆藏文物,让学生认识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饱含祖国深情的东江水奔流入港,结束了香港严重缺水的历史,这既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奇迹,也是中华儿女守望相助的血脉亲情(第3题)。第14题以“中国革命的摇篮、人民军队的摇篮、共和国的摇篮、中国工人运动的摇篮”为情境,带领同学们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在红色文化浸润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之心。
(3)试题立足学科特点,结合学科与社会热点,考查应用于其中的化学原理如响应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体重管理年”行动,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第4题),保护水资源(第3题),关注空气污染(第11题),考查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这些试题既体现了化学的学科价值,又引导学生从基础化学知识的角度去观察思考新事物、新技术、新方法,落实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应用性考查的要求。
02
坚持素养导向突出关键能力考查
1试题坚持素养导向以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如第7题涉及元素类别、物质的变化、物质的俗名、物质的分类等基本概念的考查。第9题考查了从微观角度理解物质构成和化学变化的实质,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等基本原理,这些化学概念、原理的提炼与升华的过程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化学观念,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2)试题在突出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等内容考查的同时,强化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基础上的综合运用,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第10题结合图像考查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分析溶质的成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第12题利用溶解度曲线考查溶解度的相关必备知识,第17题以工业废渣为原料制备MgCO3的实验操作流程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结合实验流程评价实验操作的综合能力。通过结合图像的形式命题,旨在对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逻辑推理、信息获取与加工等能力进行评价。
(3)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试卷中不少试题以实验为载体,突出科学探究态度、科学探究能力、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进行考查。第5题、第17题(3)小题、第20题(1)小题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第13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评析与设计,第18题考查实验室气体的制备,通过对这些基本实验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化学实验探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第18题对图二实验现象的分析,第19题“进行实验”部分,都在考查学生基于实验事实进行证据推理,并推测物质及其变化的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在解决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质疑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科学态度。
试卷第16题利用学生熟悉的两个实验对“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探究,并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深学生对“调控化学反应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从而让学生体会化学反应的应用价值及合理调控化学反应的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2版课标中要求学生“学习控制变量和对比实验的实验设计方法”,试卷第16题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设计三个实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第18题对燃烧现象和结果的分析也用到了“控制变量”的思想。这两题分别以学生熟悉的教材中的实验和改进实验为情境导入,考查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现象观察,分析证据与结论关系的综合能力。
03

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引导依标教学,回归教材

试题命制遵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严格按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试卷中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第5题)、屠呦呦与青蒿素(第6题)、跨学科实践活动(第8题)、气体污染物(第11题)、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第13题)、第16题实验一及图片、第18题实验室制备气体等素材均来源于教材中。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和使用教材。
试卷合理控制难度,多考查必备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应用,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依标教学,回归教材。



三、2025江西学考化学试题常见失分原因分析01

基础知识不扎实而导致失分

第2题将物质中的氟元素认为是原子或分子。
第5题不熟悉基本实验操作选错答案。
第7题记混物质的俗名和成分或对物质分类概念不清误选C或D。
第9题对物质由元素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的概念不清导致选A。
第11题将二氧化碳误认为气体污染物。
第15题第3问不清楚计算化合价和标出元素化合价的区别而答错。
第16题不能正确理解浓度的概念错答成“氧气的多少”。
第18、19题因不熟悉化合价导致化学方程式写错。

02
错别字及书写不规范导致失分
书写试剂名称、仪器名称、实验操作名称时出现错别字导致失分,书写化学式时大小写不分导致失分,书写化学方程式不配平或忘记标注气体、沉淀符号而失分,书写不规范:如将“稀硫酸”写成“稀H2SO4”,描述现象不规范:如将“产生气泡”写成“产生气体”等。
03

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第15题忽视题中“其中”二字,未从所给食物中进行选填导致失分。
没注意字母大小写导致第16题(3)填小写字母,或者第18题(4)填大写字母。
第20题(3)将反应物中的盐酸写成硫酸,忽略“结果精确到0.1%”,导致失分。
04

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差导致失分


第10题不能对化学反应中相关量的变化做出准确判断导致失分;
第16题不能理解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导致第3问答错或答不完整;
第17题不能分析过滤除去SiO2的原因失分,或知道原因但无法用规范准确的语言表述而失分。
第18题不能利用燃烧条件结合图二现象进行分析而错选答案。
第19题不理解为什么液体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以及实验的目的,导致实验现象多写“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滤渣的成分也不能答完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经验值
6

1

话题

0

听众

6

经验值

新人

积分
1